现代越剧《红色浪漫》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越班和浙江越剧团联合制作,在浙江音乐学院上演。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供图
自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全国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久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好消息频传:2021年,歌舞表演“现代学徒制”入选浙江省“现代学徒制”典型案例;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由宁波外事学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宁波表演艺术集团下属,将于今年在宁波外事学校(宁波文艺学校)联合开设中高职一体化越剧班。越剧班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三方共同招生联合培养。该计划使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拥有15年实践经验的“现代学徒制”重新发展。该计划使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拥有15年实践经验的“现代学徒制”再次成为新的分支。在过去的15年里,学院开设了14个歌剧表演“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培养了400多名学生。
探索创新模式,推广有益经验
“现代学徒制”的诞生根植于进一步优化教学计划的要求。2007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走上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和改革之路,以解决传统“学徒制”缺乏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周伟军回忆说,那一年,学校开展了校团合作,开展了戏曲人才培养改革,并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共同开设了第一个“现代学徒制”小百花越剧班。在校团合作过程中,将剧团导演制引入教学。
随着“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校团合作逐步从省扩大到全国。该剧从越剧延伸到昆曲、绍剧、瓯剧、永剧、松阳高腔、姚剧等。后来也推广到舞蹈领域,发挥了广泛的作用。
周伟君认为,经过15年的教学改革,“现代学徒制”逐渐成熟。“一是招生、收徒、就业全面衔接,教学与学艺相对应。校团共同设置实践训练等教学内容,有效避免退功现象。二是以三个现代化为主线,推进教学改革,即课堂教学舞台化、艺术实践系统化、学校教师定制化,道路越来越顺畅。三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的活态传承和人才培养,开展具有不同特色的剧团分类合作。教师、学生、剧团和剧团都有自己的收获。"周伟君说。
汇聚优质资源,打造德艺全才
“‘现代学徒制’为越剧、婺剧、绍剧等地方剧种培养了大量骨干人才,开辟了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新道路。周伟君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的成功,首先是因为这种方式汇聚了优质资源。在“现代学徒制”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昆剧团、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浙江武剧艺术研究院、浙江音乐学院、绍兴艺术学院、浙江胜利剧院等表演管理机构的优势资源不仅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合作,而且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浙江戏曲产业教育联盟,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加强,产业教育融合不断推进,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步扩大。
周伟君清楚地看到了优势资源聚集的好处:“如果老师和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质资源,他们的视野自然会开阔。这就产生了另一个积极的结果,即该剧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创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在教学中追求“旧中有新,新中有根”。在掌握歌剧基本技能的同时,学生涉足流派歌剧以外的艺术风格,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完成原创歌剧的传承。通过打造《红楼人物秀》、《步步惊心》、《牡丹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目,贴近年轻观众,满足公众喜好,丰富了传统戏剧的时代特色。
经过15年的实践,优势成果显著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歌剧表演专业被评为中国第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点和国家骨干专业。2019年,歌剧表演专业被列入国家高职院校“双高计划”,成为中国唯一的表演艺术“双高”专业集团,开启了进一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训改革的新旅程。
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的“三联”模式(戏曲表演专业在联合院团的基础上,进一步连接剧种和市场),将学生、专业院团、群文戏曲工作者和民间从业人员纳入传承人群,进行规范化培训教育。建立了“从学生到演员”、“从团骨干到戏剧传承”、“从‘草根艺术家’到戏剧传承民间力量”的地方戏曲人才团队培养体系。
近五年来,戏曲表演专业产生了10多门省级以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以及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和“文华艺术学院奖”的合作教育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表演等重大专业比赛中获奖100余人。
除戏剧领域外,舞蹈学院与宋城演艺有限公司的合作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学徒制”。2017年,舞蹈学院和宋城演艺确定了“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人才培养计划,采用“校企双制”和“学习与表演合一”的方式进行联合招生和培训 1”模式,即学生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文化课程,辅以学习和实践,第三学年为“实习年”,主要在企业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舞蹈实践课程,主要是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和实践中同步学习,还可以通过校企互聘优化师资队伍,激活教师的创新活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黄杭娟认为,在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的背景下,探索“现代学徒制”的成果将进一步放大。“我们将深刻理解职业教育法的精神,更好地将‘大有可为’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大有可为’的生动实践。学校、团体、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打造浙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示范模式,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绽放青春活力,实现艺术梦想,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建设共同繁荣的示范区和新时代文化高地!黄杭娟说。(杜俏俏)
南充市初中学区划分图
四川5年一贯制中职学校
成都希望卫校好不好
私立高中学费太贵了可以转学吗
成考大专报名条件
四川学航空服务的职校
成都技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