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科目期末考试考试要点总结摘要
2024-10-23 14:04:41文/语文科七年级
一、命题指导思想
越秀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既是评价该年级整体教学质量和检验实施新课程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年级学业基本标准和是否能较好地适应初中新学期正常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这次阶段性(学段性)学业水平考试,重点检测年级教学质量要求必须了解和运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它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能对教学起重要的激励、促进、诊断和监控作用,能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因此,试题命制主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按照新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包含语文书后面“课外古诗词诵读”“名著导读”等。
二、检测的内容和要求荆门市现代学校新校区在哪儿建设(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巴中中学2024招生计划1、识字与写字(字音、字形)
内容 | 字词音(要求了解课文后“读读,写写”的词语和课文下面的注释,包括讲读课和自读课;包括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字)。 |
要求 | 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熟记字词的音和形。能对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加以分类整理积累及运用。 |
2、词语(包括熟语)理解
内容 | 多义词的常用义,及其近(同)义词,词的语境义。包括课内课外词语、熟语。 |
要求 | 能结合不同语境理解辨析语境义、辨析同义词、理解词语的感彩。 |
3、句子
内容 | 句式变换、病句辨析 |
要求 | 1、辨析各种句式(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肯定句汉语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 2、辨析病句(语序、句子成分搭配等) 3、能根据示例,仿写句子。 |
4、文学及文化常识
内容 | 课本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 |
要求 | (1)识记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二」了解本册书涉及的文化文学常识。 |
5、修辞
内容 | 比喻、比拟、夸张等课文或课后提到的修辞手法。 |
要求 | 能正确辨析并使用常用的修辞手法。 |
6、默写
内容 | 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 |
要求 | 能辨析或按要求默写需背诵的课文句子。 |
(二)就读与鉴赏7、文言文
内容 | 文言字词的介绍、辨析,句子翻译,篇章结构的理解、分析等。 |
要求 | (1)读准字音。 「二」介绍辨析积累重点实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三」能准确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文中句子。 「四」能结合文本分析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语言特色等。 |
8、古诗词
内容 | 课本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课外古诗词背诵 |
要求 | (1)读懂诗歌:能描述诗歌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初步赏析:能说出名句的意蕴。 |
9、现代文
大理卫校专业排行榜
大英县文轩职业学院
内容 | 课外现代文就读 |
要求 | 对应单元的人文主题和就读能力点 人文主题:亲情、学习、自然、人生、科学、想象 就读能力:正确流畅朗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默读一气呵成,把握作者情感;反复朗读(传情达意),揣摩、品味、积累精彩语句;默读并圈点勾画,概括文章的中心;默读并摘录,理清作者思路;快速就读,学会抓关键词语带动整体就读。 |
10、名著导读巴中汽修学校哪个好
内容 | 书本名著导读《西游记》中的内容。 |
要求 | (1)了解名著基本内容。 「二」了解一定的精度与跳读的方法。 「三」表达对名著内容的个人体验和感悟等。 |
(三)写作11、作文
内容 | 记叙文写作 |
要求 | (1)对应每单元的作文能力训练点。 「二」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调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等。 |
三、测试形式与方法
1. 本次考试为纸笔的闭卷考试。试卷全卷20小题左右,共120分。全卷有三部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是就读与鉴赏;第三部分是写作。
2.卷面赋分:全卷满分12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测试试卷结构
(一)题型:
主观题和客观题。选择、填空、简答、综合表达(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值比约为1:4)
(二)题量:
约20题。
(三)结构
试卷结构及能力考查的数量和权重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2022年四川中职学校号码
项目 | 积累与运用 | 就读与鉴赏 | 作文 | 全卷 |
题量 内容 | 约7题 包括字、词、句、综合学习、默写等 | 约12题 包括课内古诗文,课外现代文 | 1题 | 约20题 |
分值 | 约40分 | 约40分 | 40分 | 120分 |
五、测试难易题比例
1.全卷的难度0.65~0.7。
2.难易题比例在易题占60% ,中等题占30%, 难题占10% 。
六、测试题型示例
参照《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七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广州市近几年中考试题、以及越秀区近几年同类考试试题。